多家公募另辟蹊径 “非ETF”化布局指数基金
证券时报记者 余世鹏
在ETF竞争白热化之下,基金公司正在通过“非ETF”方式争抢指数基金市场。这不仅体现在华夏、易方达等公募最新上报的中证A500指数基金上,也体现在中欧基金等即将发行的沪深300指数基金上,以及银河基金、大成基金、融通基金等中小公募针对行业指数基金的布局上。上述基金均为普通指数基金,与ETF基金可以在二级市场上按市场价格买卖有所不同,普通指数基金主要通过基金公司进行申购或赎回,每天只能以当日净值进行交易,通常在场外进行。
从证券时报记者采访获取的信息来看,这种情况不仅是基金公司出于产品供给端考虑,也是出于市场需求端的匹配考虑。与ETF相比,发行普通指数基金成本会更低。而从数量上看,基金投资领域更多是非专业的大众投资者,普通指数基金按照净值(收盘价)定价,可能更契合他们的交易行为。这种做法未来或有不少效仿者,但应避免重复发行,才有望形成良性发展。
“非ETF”竞争者涌现
避开ETF拥挤赛道来布局普通指数基金,逐渐成为基金公司参与指数产品赛道的共识。
以沪深300指数为例,这既是关注度最高的指数,也是ETF竞争最为激烈的指数。根据同花顺(300033)iFinD数据统计,截至10月18日,包括华泰柏瑞、华夏、易方达、嘉实等ETF“大户”在内,已有25家基金公司布局了沪深300ETF。如果将沪深300红利等相关指数包括在内,相关ETF数量已达40只。10月21日、11月7日,中欧基金将分别发行跟踪沪深300的传统指数基金、量化增强指数基金。此外,中银基金和国联安基金均已在上半年成立了沪深300指数增强基金,长盛基金则于今年6月为旗下沪深300指数基金增加了C份额。
类似情况也发生在上证科创板100指数方面。截至10月18日,跟踪该指数的ETF已有9只,均成立于2023年9月之后,其中有2只成立于今年6月,成为近年来ETF大发展的一个缩影。不过,在这之后,跟进布局该指数的基金公司,更多选择了“非ETF”方式进行。截至10月18日,在发行的就有中信保诚上证科创板100指数增强基金,以及富国上证科创板100指数基金等产品。
此外,行业指数基金也有类似情况。以中证通信设备主题指数为例,虽然目前跟踪该指数的只有富国基金旗下1只ETF,但银河基金在该指数跟踪上依然选择了发行普通指数基金产品――拟于10月21日发行银河中证通信设备主题指数基金。针对中证工程机械主题指数,目前只有大成基金和广发基金布局了相关ETF,但天弘基金拟于10月25日发行的同样是一只普通指数基金。此外,融通基金拟于11月8日发行一只跟踪中证港股通科技指数的普通指数基金,此前只有华泰柏瑞基金、国泰基金、景顺长城基金等公募布局了相关ETF。
或更契合大众投资者
从证券时报记者采访获取的信息来看,上述呈现的普遍现象,不仅是因为基金公司出于产品供给端的竞争考虑,出于市场需求端的匹配考虑,也是原因之一。
北方一位负责市场销售的公募中高层人士对证券时报记者表示,本轮被动投资产品发展趋势大约始于2022年底或2023年初,截至2024年上半年,各家基金公司主要发力的是ETF,但从2024年下半年特别是近期情况来看,在ETF竞争白热化情况下,基金公司特别是中小基金公司更多是想通过传统指数基金“另辟蹊径”。“最早布局中证A500指数的是ETF产品,该指数依然能容纳更多ETF,但后续跟进的基金公司大多选择了普通指数基金。”该人士说。
证监会官网显示,鹏华基金在10月16日上报了鹏华中证A500指数基金。10月15日,更有华夏、易方达、广发、万家、天弘、华安、中欧、博时、工银瑞信、汇添富等10家基金公司上报了中证A500指数基金。
“从基金公司角度讲,主要有两点考虑:一是发行ETF需要系统搭建、技术支持等大笔支出,相比之下发行普通指数基金的成本会更低;二是个别基金公司的渠道优势在银行机构而非券商机构,和场内ETF相比,发行场外指数基金更契合这些公司的比较优势。”沪上一家公募品牌负责人对证券时报记者称。
从市场需求角度看,华南一家公募的高管对证券时报记者表示,在数量方面,基金投资领域更多是非专业的大众投资者,和ETF相比,普通指数基金可能更契合他们的交易行为。在ETF竞争激烈的情况下,个别基金公司“另辟蹊径”发力指数基金的做法,更能引发行业思考。
指数基金大体分为传统指数基金、增强指数基金、ETF联接基金、ETF四类。在交易定价方式上,前三者按照净值(收盘价)定价,ETF按二级市场价格来定价。后者和股票交易类似,需要专门看盘,以期能在其中寻找好的买点或卖点,更适合专业机构投资者。相比之下,前三类指数基金更适合非专业的广大投资者。按照收盘价定价的指数基金,不需要专门看盘,一般隔一段时间看一下或者在尾盘时看一下,知道整体走势即可。
应避免重复扎堆发行
从成熟市场的发展历史来看,指数基金是一个不可缺少的庞大市场。国内通过“非ETF”布局指数赛道的做法,未来将会有不少跟进者,但这种做法应避免重复发行,指数基金才有望形成良性发展。
前述华南公募高管表示:“被动指数赛道的确是个发展趋势,我们也想在这个领域有所作为。从过往一段时间来看,发展ETF需要的成本实在太高了,我们最近在重新梳理产品战略,可能会考虑发行普通指数基金。”该高管称,行情波动本身是中性的,各种交易方式是可并行不悖的,甚至是相互促进的。近2年来ETF得以蓬勃发展,和汇金公司等“国家队”的大举买入有密切关系。从实操层面来说,“国家队”如果购买普通指数基金,特别是上证50、沪深300、中证500、中证1000等主流指数基金,投资效果可能也并不差。
从目前一些普通指数基金来看,机构投资者的占比并不低。比如,富国沪深300指数增强基金2024年半年报显示,截至上半年末该基金规模超110亿元,一共有104.06万户持有人,其中机构投资者持有45.93亿份,持有占比为57.13%。但目前来看,各家基金公司针对热门指数发行的“非ETF”产品,大多是发起式基金,且个别基金公司针对同一指数发行了普通指数基金和指数增强基金。
针对前一种现象,有基金产品研究人士对证券时报记者表示,为抢占先机,不少指数基金呈现扎堆发行特征,“基金公司的想法是‘先成立、再做大’,但指数产品本来就是高度同质化的,如果对市场需求考虑不充分,可能会造成扎堆成立又扎堆‘迷你’的现象”。
针对后一种现象,该基金产品研究人士表示,市场普遍认为指数增强策略优于一般策略。发一只“好”的产品后又发一只“一般”的产品,看不出这种做法的必要性。但在前述华南公募高管看来,基金公司作为产品设计者和提供方,理应针对不同的交易方式和不同投资群体,开发相应的产品供大家选择。“从投资者角度来说,在持续号召长期价值投资的背景下,通过普通指数基金这种场外基金参与行情,则能通过转变交易思维来促进交易行为改变。”该名高管说。
【免责声明】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,与和讯网无关。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、观点判断保持中立,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、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。请读者仅作参考,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。邮箱:news_center@staff.hexun.com
标签: 家公
相关文章
-
多家公募,开通!年内超120只基金开通不同份额转换业务!详细阅读
【导读】年内超120只基金开通不同份额转换业务 今年以来,已有超120只基金产品开通了不同份额的转换业务,较去年同期增长超7倍。其中,不乏富国...
2025-06-01 19 家公
-
10家公募同日开抢,这类ETF大火的原因找到了详细阅读
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师研报,权威,专业,及时,全面,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! 来源:国际金融报 公募基金再现扎堆发行热潮,这次的焦点又是自由现...
2025-04-16 31 家公
-
信用债ETF可质押式回购 多家公募基金将启动申请详细阅读
本报记者 昌校宇 方凌晨 3月24日,《证券日报》记者从业内获悉,多家公募机构将于近期启动旗下信用债ETF(交易型开放式指数基金)作为通用质押...
2025-03-25 35 家公
-
公募行业节前“换血”忙 多家公募基金公司高管变更详细阅读
来源:国际金融报 临近春节,多家公募基金公司发布了高管变更公告,包括新华基金、永赢基金、汇丰晋信基金等多家公司,其中,新华基金的总经理变动最受...
2025-01-26 38 家公
-
激战!40家公募入场布局,谁能胜出?详细阅读
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师研报,权威,专业,及时,全面,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! 始于9月底的中证A500指数发行,正在迎来发行高潮,但远没有结束。...
2024-11-26 39 家公
-
36家公募中报晴雨表详细阅读
来源:北京商报 上市公司半年报进入密集披露期,多家公募的最新业绩情况也随之浮出水面。截至8月29日,已有36家公募基金管理人的中期业绩公布。...
2024-08-30 52 家公

最新评论